资讯中心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行业新闻
企业用人视角下的访企拓岗
来源:都兰县分公司|发布时间:2022-05-23

一直以来,大学生就业最直接的责任主体就是学生、企业和高校这三方,每当“大学生就业难”这个话题开始浮出水面的时候,注意力的焦点和扭转局势的举措总是更多落在学生和企业这两方的身上,也就是在供需关系的天平上寻求动态的平衡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虽然不直接出现在供需关系的天平两端,却是把握平衡背后的关键之“手”。特别是随着时代在发展,经济在跌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不能刻舟求剑、闭关修炼。一旦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毕业生就业质量长期不理想,不但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又虚耗了一代大学生的青春年华,让人痛心之余也忧心不已。只有将就业与招生、专业设置、教学任务、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综合统一考虑,将促就业的思维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才有可能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适才适所,人事相宜的良性循环。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通知》,以“用人单位大走访,全员联动促就业”为主题,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开展深度“沉浸式”校企合作的专项行动。从本次行动的走访对象看,以书记校长层级为参与对象,级别高、定位准,既有战略高度,又能及时做出决策,还能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从目标内容来看,既立足当前为2022届高校毕业生开拓更多就业创业岗位和机会,又着眼长远构建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的就业工作机制,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从行动的时间节点来看,3月至8月横跨了2022年春招收尾、2022年毕业季以及2023年秋招前战这三个至关重要的阶段。足见教育部贯彻落实“稳就业、保就业”工作要求,切实有效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心和智慧。


回顾近二十年来的校园招聘工作以及策划实施管培生培养项目的经历,我亲眼见证了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的二十年,也亲身体验了大学生就业起伏兴替的二十年。此刻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想要进一步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局,我认为就特别需要以本次专项行动为契机,将高校这只“手”的作用放大、效能变强,促进高校与企业深度交流,实现良材与人才之间的无缝衔接。站在从企业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高校教育不妨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探索。


专业和社会实践缺一不可

这个观点并不新颖,也是最早、最容易、最频繁被提出来的,因为它最重要,但实施难度却也是最大的。


最近十年,我一直在服装行业任职,每年都需要通过校招为企业引进服装设计师的好苗子,数量不设上限,锁定的也都是以设计和眼界出名的知名院校,比如北京服装学院、东华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等。通过对审美、创意、手绘、作品集、时尚度等方面的考察之后,学生们就会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设计部,一个月实习期结束后通过考核答辩即可留下签订三方协议,成为一名设计助理。迎来送往、年年如此。


在跟学生们沟通聊天的过程中,一些细节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比如第一天进入到企业设计部之后,有的同学会被缝纫衣服所用到超过百种的线、众多当季最新款的进口面料和眼花缭乱的扣子所震撼;也有的同学会对衣车(缝纫机)的款式之新、操作之便捷、出品之精致大呼感叹,“这完全不是学校里的设备可比拟的”;他们会惊讶原来设计师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精力都花在与人沟通协调而不是埋头在画图上,这些真实的工作场景大大超乎了他们的想象。在实习考核样衣的制作中,几乎所有同学都面临着“手跟不上脑子”的窘境,他们能想到好的创意却做不出来理想中的效果,要么是不懂面料,要么就是手艺不行。同时让大家最为苦恼的就是在设计的艺术性和实穿性、实卖性之间的拉锯,其纠结程度不亚于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做取舍。而很多审美好、有天分的学生就在这一关上想不通,最终主动放弃职位或者被动被企业淘汰。


对他们来说,这短短一个月时间在企业的经历与见识,就是一个百闻不如一见的“窗口”,窗外就是市场、是顾客。大家都知道想要打造一个“爆款”,需要在设计的美观和时尚度上下功夫才能引人购买,但却并未想到除了设计之外,还要考虑穿着的舒适性、护理的难易程度、面料的成本、工艺的复杂性、大货生产的便捷程度、翻单的快速反应等因素,而后面所有的这些因素都直接决定了成本、定价、销量和利润。可是这些内容就算是教设计的专业课老师也无法融会贯通,这扇“窗”只有他们亲自进入企业后才能有机会打开,才能深刻认识到设计不是只有美、时尚和个性而已。


作为企业,究竟倾向选择哪一类毕业生,是否有规律可言呢?这是绝大多数学生和学校同样关注的问题。一般的HR都会回答:在专业上动手能力强、实操性强;在人格人品上团队精神好、情商高。而能达到这两条标准,必定都离不开实践——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作为校方,应该鼓励学生正常上课、考试、拿好成绩之余,多动手实践。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能力越强,越可保证工作上手快、进入角色快;校内学生团体、校外实习兼职的社会实践多,则便于清醒自我认知,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属性。而这两点,都是在求职面试时的加分项,其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学习成绩本身。


所以,再深再广的理论学习最终都要在实践中得以体现,同样,所有无形的知识也唯有通过实践变现才产生价值和意义。对于高校来说,要大力探索实践教学,与企业开展密切合作。


一是加大对内、对外教学资源(人、财、物)的投入。比如学校里的教学设备、教具仪器、参考资料必须要与时俱进,即便跟不上企业更新换代的脚步,但至少不能落后一个时代,甚至一个世纪。再比如专项行动里所提到的“请进来”,请进来的是什么?是外脑,是视野,是观念,是行业规则,是市场意识,都属于外部教学资源的范畴。长期以来,邀请名人、专家、总裁来学校做讲座或者挂名一个“客座教授”是最常见的方式,借此打开思维、开阔眼界尚可,但他们的成功个案对于此刻的就业也许帮助并不大。比如,一边是邀请设计总监或企划总监讲解企业里是如何做新一季的企划案,另一边是邀请知名品牌创始人分享他白手起家的故事和心路历程,哪个更有利于专业的学习和之后的求职就业呢?因此,我认为不妨也多从社会上、企业里聘请专业的客座讲师、职业机构的培训老师,无论是组织单一知识点的课题研讨,还是开设以学科为单位的课程,都能体现学以致用的价值,相比精彩热闹的讲座更易落地、更实用。 


同样,对于老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眼界、实战体验也要加大学习和投入。我之前曾接待过一家来自广西的服装高等专科学校,他们就专门派了几位教制版的老师到我们的技术研发部驻点学习一个月,就是要将企业现行的技术和手法结合市场上最流行、最实卖的款式带回到学校里,转授给学生,毫无疑问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


二是将校企合作落在实处。校企合作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将企业作为实习实践基地,批量接收大二、大三的学生前来实习,并长期跟进以便从中择优录取;学校也可以在就业季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定点定向推荐品学兼优的毕业生。而校企合作的更进一步是校企共建,共建的目标就是专业学科。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要求,邀请学校开设对口的课程或者设立专题实验室、工作室,学生毕业之后则可以直接上岗产生价值,省去了入职培训和知识转型升级的环节。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根据自有的专业学科教授知识理论,再邀请企业根据教学大纲提供实践实操演练的平台,或者提供企业现行操作的案例,甚至是参与实战的机会。共建的过程就是对于校企合作的良性互动机制和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共建的结果就是将企业的人才引进、学校的专业学科建设,以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整合在一起,相互受益。比如,目前很多高校开设了服装设计专业,但具体细分到毛衫设计、女鞋设计、珠宝(配饰)设计、皮具设计等品类的比较少,因为其市场占比小,所以这些品类的设计师多数都是从服装设计或者美术相关专业转过来的。那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就可以联手相应的大品牌企业进行共建——实力足够强、体量足够大的企业完全可以与学校合作招生并共同制订教学计划,生源的培养和输出也可以围绕企业定点定向;又或者是以选修课或者第二专业的形式体现,共同将市场做大做强。


充分发挥主动“走出去”的力量

访企拓岗促就业的工作就绝不只是组织一次亲切友好的会面或者挂上一块“校企合作”的牌子,一切都重在“务实”二字。


一般大学四年本科,其时间长度已经完全可以经历一个行业、一个企业、一个专业领域由巅峰到颠覆,甚至见证几个大起大落的轮回。四年前所选择的专业很有可能就会因为毕业前夕的某个热门概念或者某条新政策出台直接对就业带来影响,所以无论是朝阳的行业还是热门的专业,也只是某个时间节点当下的状态而已。


所以,在与企业的交流中,学校应该特别注重对于当前市场动态大环境和企业运营小环境的迭代升级,落点在大学生需求上的深化和细化,围绕知识、技能和态度这三个层面深度交流探讨。这也正是学校向着市场和企业主动“走出去”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因为企业所提供的都是经过实践检验和市场考验的第一手信息,最贴近现状也最聚焦,高校可以直接应用在接下来的教学和就业工作中。


同时,要注重回访“老客户”,创造新价值。学习知识讲究“温故而知新”,提升服务时则需要重点聆听老客户的声音,最能事半功倍。作为就业“老客户”的往届毕业生,在企业里代表的是学校的门面和口碑,在学校里则是学弟学妹的标杆和榜样,其影响力不亚于就业工作中的“意见领袖”,很可能会直接或间接提供一大批学生的就业机会。因此正如专项行动通知里所要求的,在走访企业的同时,还要对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既能体现学校的关心关怀,也能通过了解他们在角色转换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不断改进就业指导服务的方式方法,并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反馈意见。


在充分交流后,高校更需要快速行动,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快速反应机制。紧扣市场的脉搏,紧跟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趋势,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做出果断的决策,从专业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就业渠道、校企合作等切入点出发,始终围绕促进就业的核心目标,及时调整、随机应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的是既要有立足市场的意识,又得有市场竞争的手段。利用企业管理的思维和工具达到盈利增长的目的,同样也适用于各学校指导就业工作。比如本次专项行动内容对拜访用人单位量化到不少于100家、对专项行动的关键节点设置了时间要求、通过“专项行动电子台账”对行动进度实时监控考核等,就颇符合企业中最常见的绩效目标设定的SMART原则。在学校制订就业率提升目标的时候,同样也应该遵循SMART原则和引入绩效管理的常用工具方法进行细化落地、建立激励机制,确保目标具体化、有时限、可量化、可实现、能完成。此外,企业中经常使用到的经验萃取工具,也可以用在求职和就业中的经验教训总结中,并形成知识库文档进行大范围的分享和推广。在开设新专业和扩大招生培养规模的时候可以引入风投机制的思想,不能只看到有专业站在了风口就匆匆上马,事前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过程中的扶持与管控、事后的收益变现阶段都是牵一发动全局。


同样,针对于学生的就业辅导也应该贴近市场、贴近实战。我就曾经应几所大学的邀请,前往参与简历设计大赛的评审、开设就业指导课、辅导面试技巧等活动,还专门设计了“职场类”主题的分享和讲座,内容包括了真实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理论与实操间的差距、职场心态、人际关系处理等等,结合大量实战案例现身说法,既亲切又真实,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对高校来说,向毕业生反馈走访情况,提早为毕业生甚至在校生打开社会这扇窗,将真实的社会场景前置,不但可以避免学生自视过高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也能有的放矢地迎战,或者在学术专业上取长补短,或者在求职面试时有所为、有所不为。


主动“走出去”的行为看起来是学校、企业双方互惠互利的行动,但其实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如果企业与学校间的互访合作能形成惯性,深入了解彼此的需求达成默契,那么无论是企业走进校园择优纳贤,还是由院系向企业精准推荐适合的毕业生,都能提高成功率、降低成本,也能大大缓解高峰期时校招资源的挤兑。学习成材是过程,成才就业是结果。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本次专项行动通知颁布之后,已经有不少高校迈出了走进企业的第一步。我们期待学校和企业都能将其作为一门长期坚持下去的“必修课”,让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这阵春风都能够落到实处,一扫盘旋在人才市场上空的阴霾,承托千万毕业生的就业梦想,一路扶摇直上,共展青云之志。

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

Copyright © 2021 - 2025 QHYOULI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20200011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