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行业新闻
海西:引才聚智向未来 —— 海西州人才工作综述
来源:都兰县分公司|发布时间:2025-05-09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

“人才”二字,寥寥几笔,却是活力之源、创新之核、发展之要、强州之基,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2024年,海西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州战略,栽好引才聚才“梧桐树”,构筑留才“强磁场”,倾心引才、悉心育才、暖心留才、精心用才、真心爱才,以建设区域产业人才集聚区为目标,建立健全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发展体系,培育一支梯次合理、新老衔接、适应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跨越赶超的海西正日益成为群英逐梦之地。
图片
坚持党管人才 构建工作“大格局”
“要紧扣区域性产业人才集聚区定位,厚植人才沃土、扩大人才规模、释放人才效能,着力解决人才引不来、育不强、用不准、留不住的问题,为高质量发展汇聚人才力量。要抢抓发展机遇引才、要聚焦本土需求育才、要强化改革思维用才、要优化人才生态留才,着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州委书记竺向东在4月14日召开的州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暨全州“组团式”援青工作推进会上提出了要求。
图片
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才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快把海西州打造成人才汇聚新高地的根本保证。我州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将人才工作纳入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列入各级党委(党组)述职评议内容,州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主持召开州委常委会会议、州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和全州干部人才“组团式”援青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暨援青干部人才座谈会等,专题研究、细化部署、高位推进。我州把党管人才具体落实到党爱人才、党聚人才、党兴人才上,不断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印发《市、县(工)委书记抓人才发展职责清单》,明确10项具体任务,完善人才工作“三述职”“三协调”制度,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专职抓的人才工作领导责任体系,人才工作机构职能进一步优化,确保了人才工作始终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
图片
坚持筑巢引凤 答好人才“基础题”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海西州着力打好以产引才、以才引才、柔性引才等引才“组合拳”,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全力推进人才工作,以一个个海纳百川的良方,吸引和集聚优秀人才“筑巢”海西,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
图片
“2024年,我通过青海人事考试中心发布的招聘信息,参加了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的面试,现在是学院机电工程系的一名教师。”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的青海籍硕士研究生张朝晖说。
我州构建以《“柴达木英才”计划实施方案》为统领,产业“四地”建设重点行业和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9个人才引育子项目为支撑的“1+N”人才政策体系。注重引育并举,结合区域优势和行业特点,梯次推进人才引进、培养和团队开发。认真落实省级重大人才活动地区牵头责任,2024年推荐申报昆仑英才计划绿色算力人才41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41名、团队3个、特色人才项目4个;借助全省人才项目洽谈会签约人才项目56个、引进人才257名、院士团队2个;推荐2名优秀人才分别赴四川大学、江苏省开展访学研修;申请6名省内外京青专家来海西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工作;动员全州7个地区(单位)拿出36个岗位,参加全省校园引才活动。在浙江杭州举办海西州绿色算力及冷湖世界级天文观测研究基地推介会,共招引绿色算力领域项目9个,引进绿色算力人才14名。挂牌成立中央组织部、团中央来青博士服务团海西工作站,组织开展“智汇柴达木·建设新高地”高层次人才海西行活动,邀请35名省内外高层次专家学者建言献策,为州委科学决策提供参考。鼓励教育、卫生、文化、企业领域优秀技能人才领衔创建人才工作室,辐射带动本土人才400余名。
图片
坚持用心用情 优化人才“生态圈”
如何让更多人才扎得下根、沉得下心、弯得下腰,真正把心思用在新海西建设上?这需要给予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和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我州以更加精准精细的服务凝聚人才,不断增强人才黏性,持续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图片
“领到钥匙后,我进去看了一下,公寓内干净整洁,家电齐全,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真正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李芳,通过校园引才活动投身海西发展,成了州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专业技术员。
图片
李芳所入住的人才公寓,是海西举全州之力实施的人才住房安居工程。人才入住只需缴纳水、电、网费用,其他费用一切免费。人才公寓不仅干净整洁、温暖舒适,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而且还有专业的物业团队提供服务。
让人才“安家”更“安心”。我州严格落实分层分类联系专家制度和关心关爱专家人才10条措施,设立人才服务专线,及时协调解决人才在工作生活方面的问题困难。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州县两级高标准建设人才公寓670余套,提供“拎包式”入住服务,为15名2023年度校园引进人才兑现一次性安家费66.5万元。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安排经费1100万元保障“柴达木英才”计划各项人才奖励资金;先后争取“三区”科技人才、文化人才、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创业担保贷款等资金1880余万元,支持各类人才在海西创新创业;拨付选调生到村任职工作经费90.6万元,扎实开展全州专业技术人才“双定向”职称评定工作,引导广大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扎根。树立实干导向,注重表彰激励,7名优秀援青人才受到省级表彰,16名优秀援青干部得到提拔使用,人才引领驱动海西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多次被中国组织人事报、青海新闻联播等媒体专题报道。州委组织部荣获第三批青海省人才工作“伯乐奖”。
记者按: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海西州将以更加完善的人才政策,更加优良的人才生态,更加高效的引育机制,更加贴心的服务保障,努力打造人才汇聚、创新创业的沃土,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为推动海西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转载自:海西发布 海西融媒记者:马春香


Copyright © 2021 - 2025 QHYOULI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20200011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