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行业新闻
全国农村商业建设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四)
来源:商务部流通发展司 电子商务进农村 |发布时间:2021-07-26

挖掘市场潜力 促进消费升级

加快推动市域商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安徽省商务厅)

近年来,安徽省桐城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县域商业体系在经济市场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培育农村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村消费升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强化规划引领,优化市域商业网点空间布局

一是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出台《桐城市商业网点“十四五”规划》《桐城市农村电商发展“十四五”规划》《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桐城市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商贸服务业发展,逐步建立以市区为中心、镇街为节点、村居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

二是合理规划商业业态。强化全市商业新业态的规划,建设主体多元、业态丰富、集约高效、规范有序的商业网络。规划以太阳城为原点、龙眠路和同安路交叉口周边区域为中心的市级商业中心,以文昌大道和兴尔旺大市场为中心的城南和城北两个区域性商业中心。规划兴尔旺汽摩配、建材家居、轻工产品专业市场,城南蔬菜、瓜果和水产品批发专业市场,范岗镇制刷专业市场,青草镇卫生用品批发市场,大关蛋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嬉子湖和金神镇水产品批发市场等。规划桐城经济开发区国际物流园、双新开发区物流园,范岗、大关镇物流园。同时,规划和平路、龙眠路、同安路商业街,龙眠河休闲娱乐街,孔城老街与嬉子湖文化旅游特色街区等专业服务和特色商业街区。

三是优化布局商业网点。以满足不同消费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构建网点健全、商居和谐的商业网点。成功引进集购物、休闲、娱乐、展览、体验于一体的中业广场、盛源广场、梧桐国际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强化商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努力打造城区核心商业圈。投资3亿元建成7万平方米的桐城市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目前,全市已建成营业面积超5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综合体6个、面积超10万平方米的专业批发市场2个;镇街商贸中心27个,直营连锁店、村级日用品超市实现镇街全覆盖。


强化主体培育,促进农村消费市场提档升级

一是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全市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9家、“三品一标”认证企业43家及产品133个。持续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整合“桐城水芹”“桐城羽绒”“桐城大米”“桐城小花”等本土具有代表性的品牌,重点发展黑土猪、散养土鸡、有机鸭蛋等特色的农产品,加大品牌建设、包装设计、产品上行等力度,全力打造“一村一品”新格局。

二是推进农村电商示范建设。着力培育农村电子商务集聚度较高、发展特色鲜明的镇村,持续推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助推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电商示范镇4个、示范村9个、示范服务点27个、年网销额超千万元企业4个、年网销额超百万元的品牌3个。建立电商人才培训输出长效机制,针对村级服务网点、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开展电商培训,提高电商培训转化率,促进传统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培育农村新型商业带头人。本市农夫商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培训后研发“农夫商城”网络平台,形成集“网络平台+生产基地+冷链物流配送+村级电商服务站”于一体的营销模式,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000余万元,该公司董事长汪启航荣获“2020中国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称号。

三是建立品牌建设推进机制。制订《桐城市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实施方案》,通过政策支持、服务创新以及技术应用,推进商贸服务业品牌体系建设;遴选一批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竞争力强的企业予以重点培育和分类指导,打造特色鲜明的产品品牌、服务品牌、文化品牌、技术品牌、城市品牌。加强对区域特色产品的原产地保护和整合,组织举办多种形式的名牌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大力推介“老字号”和知名商号品牌。健全信用评价机制,推进重要消费品和中小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质量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动,建立质量诚信“红黑名单”制度。目前全市现有中国驰名商标17件,专业商标品牌基地4个,全市质量基础进一步夯实,品牌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70%。


强化服务保障,健全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体系

一是提升商业流通标准化供应链协同效率。着力推进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托盘租赁服务等企业物流标准化建设。加强物流标准化的宣传,推广标准托盘和包装基础模数,从商贸领域向制造业领域延伸,促进包装箱、托盘、周转箱、集装箱等上下游设施设备的标准化,推动标准装载单元器具的循环共用,构建城乡高效配送体系,提升商贸物流网络化、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促进商贸物流降成本、提效率。鼓励市内北京华联、智慧农业、飞腾物流等商贸物流企业建立区域性、全国性托盘循环共用系统,在快速消费品、农产品、药品等领域开展试点,支持开展托盘租赁、维修等延伸服务。加强位置服务、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应用,推进库存前置、智能分仓、科学配载、线路优化等,努力实现设施设备、作业流程、信息交换一体化,提高供应链协同效率。目前全市标准化托盘使用比例达60%以上。

二是构建市镇村三级物流体系。投资800万元建设县域物流中心2个,设立镇级物流分拣中心15个,建立村级电商服务站196个,不断健全市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组建物流运输队,配备冷藏和低温配送设备,开通11条配送主干线路,同邮政、快递、物流、商贸流通等企业合作共建、资源共享,推动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绝大部分地区当日达、偏远山区隔日达,物流成本降低20%以上。

三是引导企业产销对接。引导大乐购、佳佳福、苏果、寿尔春、尚本堂、桐国秀水等购物、餐饮、医药、家政服务等连锁流通企业向镇街辐射,增强农民消费的便利度、体验度。积极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参与农产品流通,举办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带动餐饮企业、机关食堂、电商平台、带贫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铺设产销“快速路”,现场签订农产品销售订单,避免发生滞销现象。支持各镇因地制宜举办采茶节、桂花节、龙虾节、年货节等特色节庆活动,积极发展节庆经济。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32.3亿元,增长2.9%;其中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为74.5亿元,增速为3.8%。

四是电商赋能扩大销售。指导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等行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拓宽桐城小花茶、绿福大米、雪花池小红米、嬉子湖小干鱼、蔡畈粉丝、大关茶干和家养畜禽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组织指导蜂献蜂业、诚友蛋品等公司推动线上销售,开展网上直播活动5次,利用直播助农模式,带动本地农产品销售达1000余万元。全市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6.9亿元,同比增长45.8%,总量和增速位居安徽省前列。

五是优化农村服务网点服务功能。对整体运行较好、具有带动农产品上行能力的网点进行改造和提升,完善村级商业服务网点的基础设施,统一店铺门头标识,配置电脑、电子屏等服务终端,提升基层站点多元性、综合性和便捷性的服务能力。加强与金融、通信、快递、供水供电、交通运输等部门合作,各站点的代买代卖、票务预订、信息查询、邮件包裹收投等基本服务功能得到不断完善,农村电商服务点逐步向智慧乡村综合服务点升级。

下一步,桐城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商务部等17部门《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结合2020年农村电商激励县和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内容,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不断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推动全域商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与消费提质的良性循环。


Copyright © 2021 - 2025 QHYOULI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20200011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