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柴垦巴音河农场有限责任公司立足现代农业,以科技为支撑,以生态为核心,打造集生产、科研、休闲于一体的农旅融合新模式。随着有机肥加工厂正式投产,农场在绿色农业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我州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青海柴垦巴音河农场有限责任公司在设施农业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依托现有养殖场,建成并运营有机肥加工厂。该项目是农场在设施农业、畜牧业基础上的一次深度产业延伸,标志着农场朝着绿色、循环、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走进青海柴垦巴音河农场有限责任公司,现代化的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绿意盎然,各类蔬果在精准调控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这里采用智能控制、滴灌等先进技术,可实现全年不间断生产。设施农业已颇具规模,长期致力于蔬菜、水果等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种植。随着市场对绿色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农场自身发展的需要,打造有机肥加工厂成为提升农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举措。
除此之外,青海柴垦巴音河农场有限责任公司还经营着一家养殖基地,业务涵盖牛羊、特种畜禽养殖与销售,以及饲草料种植加工与销售。对养殖场的管理者来说,除了养好畜禽,处理好畜禽的排泄物也尤为重要。
来到青海柴垦巴音河农场有限责任公司的有机肥加工厂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车间内,先进的机械设备高效运转。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类仪器,将一车车的有机废弃物转化为富含养分的优质有机肥。
青海柴垦巴音河农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凯说:“以前,这些秸秆、畜禽粪便处理起来让人头疼,现在好了,通过这个车间变成了宝贝。用自己生产的有机肥种出来的蔬菜,产量高、品质好,还更环保,心里特别踏实。”
“有机肥加工厂的投产运营,将大幅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可为周边养殖企业及养殖户解决养殖粪污处理难题,有效推动种植、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对改善耕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发展绿色农业、保护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青海柴垦巴音河农场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桂新立这样说。
为确保有机肥的质量,农场建立了严格的检测体系。从原料入场到成品出厂,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多项指标检测,包括重金属含量、养分含量、酸碱度等,只有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
“有机肥加工厂年处理畜禽粪污16万吨、秸秆300吨,通过高温发酵技术,将废弃物转化为富含微生物菌群的颗粒有机肥。其中一部分直接供应设施农业温室,剩余产品覆盖周边农田,形成‘种养结合’的区域循环网络。”张凯说。
据了解,使用有机肥种植的蔬果,不仅口感更好,营养价值也更高,在市场上更受欢迎。同时,有机肥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土壤污染和板结,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青海柴垦巴音河农场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吴永刚告诉记者:“以前种蔬果总发愁肥料问题,现在用了这里生产的有机肥,种出来的蔬果味道好,卖相也好,我们的收入也提高了。”
桂新立表示,今后,青海柴垦巴音河农场有限责任公司将继续落实“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理念,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强化科技支撑,优化种植结构,拓展市场份额,吸引更多高端客户和合作伙伴,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引领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扎实走强农惠农富农之路。
从“废弃物”到“金肥料”,青海柴垦巴音河农场有限责任公司以有机肥加工厂为支点,撬动了农业绿色转型与产业升级。在这里,科技与生态共舞,生产与休闲交融,一幅现代农旅融合的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