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赛什堂村以建强党组织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全面打造民族特色浓厚、基础设施齐全、村庄环境整洁、农业产业发展、宜居宜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聚焦思想强引领,注入乡村振兴“红色动能”。充分发挥村“两委”成员示范带头作用,坚持聚焦主题主线,切实加强思想 理论学习。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由村委班子成员带头,通过与牧民群众拉家常、谋发展、谈变化、说感受的方式, 把党的二十大理论宣讲穿插在故事中,以循循善诱的话语提升群众的认知度和认同度,推动“脑袋”与“口袋”共“富”。
聚焦组织强建设,凝聚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健全完善村集体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规民约等制度。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调动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 扎实开展“双培双带”工程,培养牛羊养殖、手工刺绣等方面的能人和后备干部。严格落实“四重一大”“四议两公开”等制度, 在村“两委”中推进述职评议制度,接受群众监督,增强了村干部责任意识,提升了班子整体能力,党支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 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明显增强。
聚焦基础塑形象,打通乡村振兴“筋骨脉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上来,促进发展成果惠及牧民群众,在经济工作中始终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村“两委”动员广大村民开设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入股成员用母羊入股,按协议比例分享收益,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牧民增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实施旅游文化扶贫项目建设,创新企业+集体+牧户的运行模式,依托赛什堂村境内独有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打造相约卓兰景点,走文化旅游业发展模式,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农牧民群众家门口就业。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