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市始终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总要求,抓实产业、人才、生态、文化“四大振兴”,奋力打造乡村振兴德令哈样板。
结合“未来乡村”“未来牧区”“未来社区”建设,打造集休闲观光、果蔬采摘、农耕体验为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旅游区,项目建成运营后将有效打通乡村振兴试点村产业发展“快车道”,推动产业“强起来”、旅游“活起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依托全市农牧业资源禀赋,围绕柴达木枸杞、藜麦、青稞、饲草、牦牛、藏羊六个优势产业,深入推进德令哈市“12345”产业振兴布局,加快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步伐。
坚持招才引智和培育本土人才有机结合,重点实施“3+1”导师帮带机制、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等,培育一批乡村振兴“土专家”“田秀才”,投身一线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对12名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帮带,组织申报“头雁”“雏雁”“归雁”47名,储备村级干部后备人才224人。举办为期12天的乡村振兴能力提升专题网班,全市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乡镇(街道)分管领导等共79人参训,开展高素质农牧民培训计划420人。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全面推动绿色转型,一体推进“三城同创”,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产业发展、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深入开展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目前,累计改造农村户厕9417座,建成城乡公共厕所72座、旅游公共厕所8座,公共服务机构厕所7座,基本实现农村主要公共服务场所公共卫生厕所全覆盖,全市农村牧区常住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成怀头他拉镇、柯鲁柯镇、尕海镇7座污水处理基础设施。
(来源:柴达木日报 记者:孙丹丹
转载自“海西发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