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行业新闻
海西:“六抓六有”促进产业振兴
来源:都兰县分公司|发布时间:2022-11-03
海西州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稳粮保供、产业增效、主体培育、科技支撑、改革创新、联农增收,乡村产业振兴迈出坚实步伐。稳粮保供有底气。落实“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保障粮食和“菜篮子”产品稳定供给。今年全州粮油实际总播种面积50.6万亩,已收获粮油作物49.35万亩,已收获粮食、油菜、蔬菜、枸杞产量达16万吨、1.25万吨、4.6万吨、8.75万吨,已出栏牛、羊、生猪6.69万头、82.25万只、3.93万头,肉、蛋、奶产量达2.72万吨、0.07万吨、0.46万吨。产业增效有成色。加快莫河骆驼场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推进天峻县和乌兰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建成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场2个、牦牛藏羊标准化养殖基地6个;筛选建立2023年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产业项目库,纳入中央和省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产业项目127个。主体培育有动能。完成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能力提升6个、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创建提升示范社、示范家庭农牧场16家、26家;累计评定21家州级示范社、17家州级示范性家庭农牧场、10家州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荐申报8家国家级示范社和1家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10个。科技支撑有行动。全州获批“科技特派员工作站”8家,引进省内外农牧业专家75人;申请登记农牧业科技成果1项、集成熟化先进适用技术2项;实施科技支农10大工程;组织开展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等各类培训班25期1600人(次);开展“百名兽医包场联户”,秋季集中免疫正在有序推进。改革创新有活力。科学引导农牧户规范化流转土地18.33万亩,支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年内实施25个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项目,提高村集体经济成员股权收益水平;25个乡镇建立健全宅基地审批机构,五个地区推进宅基地审批“破零”。联农增收有举措。今年新评定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牧民3080户,经济效益8274万元;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增加农牧民政策性收入;落实以工代赈建设资金3031万元,组织群众务工197人,人均增收1.42万元;全州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5.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8亿元,人均增收6500元左右。(来源:柴达木日报 记者:吴婷婷 通讯员:安培祥
转载自“海西发布”微信公众)